中新网宁波12月3日电(林波 邬怡灵)“族谱详细记载了每一代祖先。在外漂泊时,我觉得自己就像浮萍,现在终于溯源扎根,我太感动了。”近日,76岁的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籍台胞任适正在寻亲成功后,回到家乡看着族谱,不禁红了眼眶。

任适正(左一)与蒋云海、任幼淑(右一)合影。邬怡灵供图
任适正与姐姐任幼淑的故事始于溪口。今年76岁的他于两岁时跟随父亲离开故乡,落脚台湾后又远赴美国。因数年来辗转多地,他与91岁的姐姐任幼淑已经失联了33年。
近日,这对阔别已久的姐弟通过溪口镇台胞台属归侨侨眷联谊会(以下简称“溪口台联”)的协助,圆满实现了重逢。
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,任适正于1998年“登陆”上海发展。

“当初想找姐姐的住址,但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。后来通过上海台联联系到了溪口台联,通过他们的帮助才渐渐找到了目标。”任适正坦言,寻找姐姐的路并不平坦。
溪口台联会长蒋云海于12月2日受访时表示,得知任适正的诉求后,他立刻发动台联系统中的寻亲志愿服务队展开行动,分别查询族谱、台联登记信息等,并联系公安,经过三天的紧张搜索,这支团队终于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了任幼淑的相关信息。
“蒋云海先生帮我介绍了本家任氏的远亲,通过族谱才找到我姐姐的地址,还找到了我的父亲、祖父和曾祖父,甚至找到了我侄儿的联络方式。”任适正表示,任氏族谱记录了每一代人的生平和住址。
近日,任适正回到故乡溪口。这次溪口之行对他而言,不仅是一次姐弟团圆,更是对过去、对故乡的一次深刻回望。在寻根的过程中,他发现了父辈曾经参与抗战的遗址,并被这段历史的光辉所感动。
“我在扫墓时看到墓前有一道壕沟,同行的人说这道壕沟是当时溪口抗日作战的遗址,真了不起。”原来,任适正的父亲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战士。
他说:“33年前,父亲带着我回到溪口祭祖。33年后再来,父亲已经过世了,我们家族在外的兄弟姐妹听我说了近况,都想来老家看看,祭拜祖先。”
“小时候父亲喜欢做黄鱼年糕、酱蟹给我吃,到了溪口才发现,原来这就是正宗的家乡味道。”在任适正眼中,如今的家乡道路整洁、建筑古朴、剡溪河畔灯光如昼,他期许能有更多在外家人归家看看。
任适正与家人的相聚,为这个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。

据了解,自溪口台联组织成立寻亲志愿服务队以来,一直致力于帮助两岸台胞台属寻找失联亲人线索,累计寻亲20余人,例如其曾帮助奉化区新建村村民唐财菊在阔别70余年后找到在台亲属。(完)
“约中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前景广阔,意义深远”
——访约旦侯赛因·本·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·达贾
人民网迪拜12月2日电 (记者管克江)近日,中国驻约旦大使陈传东与约旦计划和国际合作大臣扎伊娜·图坎分别代表两国政府,在约旦首都安曼签署中约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谅解备忘录。约旦侯赛因·本·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·达贾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,意味着约旦与中国在深化双边合作、巩固经济政治关系上迈出了战略性一步,也标志着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加入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具有重要意义。

哈桑·达贾说,十年前,中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旨在通过发展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等,加强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、投资和文化等交流。如今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。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,约中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,体现了双方深化经济联系和基础设施合作的承诺。约方期待,通过加强与中国的投资合作,显著提升约旦的基础设施水平,推动道路、港口和物流网络升级,进而加快约旦经济发展,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。
哈桑·达贾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同约旦经济现代化愿景战略对接,将为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打开机遇之门,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。
资料显示,今年前7个月,中约两国双边贸易额达约35亿美元,中国自约旦进口额增长约25%,位于卡拉克、总投资额约1亿美元的金城陶瓷厂进入第一期生产阶段。中国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在约旦收购了四家可再生能源发电站,增强了人们对约旦清洁能源市场的兴趣。中国产电动汽车广受约旦消费者青睐,占据约旦电动汽车市场约80%份额。

哈桑·达贾表示:“约中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前景广阔,意义深远,不仅将深化双方的经贸联系,也将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,增进两国民众友谊与民心相通,并为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发挥更大作用。”(实习生闫梦参与采写) 【编辑:曹子健】